基本面分析:美国国债

作者:普罗汇来源:www.877fx.com 时间:2019-01-22 14:21:22

美国国债(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

       美国国债(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又称无记名式国债或国库券)和记账式国债3种。根据债券的偿还期限不同,美国国债大致可分为短期国库券(T-Bills)、中期国库票据(T-Notes)和长期国库债券(T-Bonds)3类。

       经济影响

       中国仍为美国国债的外国中第一大持有国。 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持有美国国债也会带来如下成本或风险: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着由美元贬值的估值效应造成的资本损失或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下降。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下滑;另一方面,次贷危机结束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增强所导致的避险资金流出美国国债市场,也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扬以及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下降。从2001 年后,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尤其是作为CPI 核心指数的房地产市场在2005年后持续下滑,美元持续下跌。而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美元,再次遭受信任危机。美元贬值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导致美元储备国持有的外汇资产财富缩水。美元贬值也是美国向别国转嫁危机并制约其他竞争对手正常发展的惯用方法。上世纪80年代美国迫使日元升值,引发日本经济泡沫膨胀并最终破灭;眼下美国又在使用“弱势美元”的政策,向全球输出衰退,此轮美元贬值的主要对象是欧元和人民币,美元贬值引发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2001年初至2008年2月底,美元贬值幅度高达66.4%,即使国际市场商品实际价格维持不变,其以美元标价的名义价格也会上涨66.4%。美元贬值推高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急剧拉高了全球石油、矿石、谷物、天然橡胶等能源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外部推动压力的渠道是,进口能源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首先造成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其次造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最终导致我国出现输入性通货膨胀。通胀压力上升是近两年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事实之一。美元贬值导致世界原油价格上升,如表1-1所示。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屡创新高,这种物价刺激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以美元为货币计算单位的原油价格因美元贬值而直接上涨;其次是次贷危机导致美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度低迷,大量的美元因此转向购买原油期货和现货,涌现出巨量投机需求和避险需求,形成较大比例的“投机溢价”,进一步推高了农矿产品价格水平。09前的国债发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亿美元。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

       发行方式

       美国国债的发行采用定期拍卖的方式。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国库券每星期一拍卖,一年期的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拍卖,国库券都在星期四交割;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卖,财政部在月中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底31日左右交割;五年和十年在每委度第二个月(二月、五月、八月和十月)拍卖;三十年每年在二月、八月拍卖一次。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国债一般由财政部在月初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中也就是15日交割。

       发行利率

       发行国债的利率的多少受当时该国通货膨胀程度的影响以及政府对未来的预期。美联储购买国债等于向市场上释放了资金,市场上资金多了,获得的成本降低,市场利率自然下降,银行利率也会下调,一般来说,国债的利率是既定的,不会变的,但国债的价格会变,进而引起国债收益的变化。

       美债结构

       美债按持有人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联邦政府授权账户持有的国债,如社保基金等;二是联邦政府以外的投资者、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等持有的公债。

       联邦政府下账户持有债务结构:

       ·军人退休及医保基金9%

       ·公务员退休及伤残基金17%

       ·社保基金57%

       ·医保基金8%

       ·其他9%

       公众持有债务结构为:

       · 美国州及地方政府:8%

       ·美国国内非公投资者:36%

       ·美国联邦储备:9%

       ·国际投资者:47%

       主要作用

       债务的长期化以及债务总额的不断增长,自然带来一系列问题。美国国债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解决有关的这方面的问题上:

       (1)保证国债的顺利推销,以筹集所需资金

       美国有庞大的金融市场,要保证国债的顺利推销,必须使联邦政府公债具有竞争性。为此,首先根据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机构对债券的不同要求发行公债,例如,发行短期债券、有固定收入的长期债券以及可赎性的长期债券以满足商业银行、退休者以及中低收入阶层。其次,提供特别优惠条款以吸引投资者。例如,通过适当增加利率吸引投资者。

       (2)以最低成本销售,降低联邦财政利息负担美国降低公债成本的一个主要方法,即利用投资者的竞争采用投标购买或拍卖销售。以年收益率为基础进行投标拍卖的方法是,投标人可分为竞争性投标人及非竞争性投标人。竞争性投标人一般都是大型机构或个人投资者,他们在标书中写明愿意购买债券的收益以及相应的购买量。非竞争性招标对投标额有最低数量限制。决标时,财政部首先全部接受非竞争性投标,然后竞争性标书按收益率由低到高排列,直到全部发行额认购满为止。

       如何安排各种公债的结构,也是美国降低利息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的来说,美国对债券结构的安排是,在利息低的时候多发行长期债券,利息高的时候多发行短期债券,根据不同利率水平,改变公债期限结构。

       (3)调整公债与经济增长关系,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美国公债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公债发行与联邦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相协调,成为经济调节手段。一般做法是,在充分就业时,尽量从非商业银行,而不从商业银行借入资金。因为向银行出售公债筹措资金,商业银行随时可持公债到联邦储备银行贴现,所以有使货币发行量增大的可能性,以致引起通货膨胀。相反,在经济衰退时,则向商业银行甚至联邦储备发行债券,从而刺激经济。针对美国国债市场不时出现的新问题,财政部、联储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有关管理机构不断重新审视国债市场的各个方面,完善市场管理。例如,1991年8 月,甲级证券交易商所罗门兄弟公司在国债拍卖中5次未经顾客授权即代理顾客发出标书而爆出丑闻,随即财政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进行调查,提出建立即时检查制度、审核大额中标额的合法性等改革措施。

(普罗汇:www.163fx.com)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客户协议书》

普罗汇集团快讯-163f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