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和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美联储应该降息
作者:普罗汇来源:www.877fx.com 时间:2019-04-04 09:24:13
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脚步大为迟滞,甚至眼看着就要滑向严重的衰退,于是美联储开始降息。刚开始的时候,联邦基金的利率是5.25%,而到2008年底就已经降低到了接近于零的水平。
与此同时,联储还开始大规模增加货币供应。
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扬说,是联储的货币政策为衰退时代画上了句号,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同样的政策似乎并没有真正支撑起经济的扩张。从理论上说来,在联储这一通操作之后,大家只可能看到两种后果,一是经济增长大幅度提速,二是通货膨胀成为大麻烦,但是,这两者都没有发生。
换言之,货币政策其实并没有按照预期的逻辑产生出预期的效果。
这是因为,只有在整体货币供应能够发挥乘数效应的时候,货币政策对经济才有刺激的意义。所谓乘数效应,就是指货币政策宽松后,银行会将资金借给消费者和企业。然而,由于国会2010年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银行的放款行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
没有放款,自然也就没有了乘数效应。没有了乘数效应,则货币政策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力就严重缩减了。结果就是,经济在后面长达十年的时间当中一直徘徊在2%的增速左右,而通货膨胀持续保持低迷。
去年,国会消除了“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大部分消极影响。这让银行的手脚重新自由起来,开始放款了。再加上2017年通过的减税法案,经济增长自然就提速了,几乎达到了3%。
其实,美国经济增长原本可以更快来的。联储在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在收缩货币政策,使得企业的利息支出负担加重了50%之多,让经济增长受到了重大的阻碍。
2008年,利率被降低到几乎为零的水平,而到了2016年,联储觉得现在是时候让利率回归正常面目了,然而事实上,当时经济并没有进入真正的扩张阶段,增长速度只有2%左右,而通胀的影子几乎都看不到。他们强调说,利率如此之低,就意味着一旦经济在不久后再度遇到麻烦,自己就没有了降息操作的空间。
于是,联储从2016年开始加息了。
从2016年底到2018年底,联储总计加息九次。在进行到第七次之后,政策已经开始清楚地显现出导致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了。2018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超过4%,看上去,千呼万唤的扩张终于到来了。可是,联储做了什么呢?他们一次又一次,加息更加起劲了。
结果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再度放缓,第三季度刚刚超过3%,第四季度则滑落到2%。终于到了2019年初,联储宣布他们全年余下时间都不会再加息了。这对经济当然是个好消息,但是这消息严格说来还不够好。
去年,特朗普就说过这时候不该加息。最近,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则说,联储应该“立即”降息半个百分点,这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非常重大的良性影响,而且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联储前主席耶伦也表示暂停。她说,美国经济近期的疲软,再加上全球经济前景的不乐观,已经足以成为联储降息的理由。耶伦还补充说,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所谓收益率曲线)也进一步强调了降息的急迫性。
事实上,现在美国经济当中,通货膨胀的迹象依然寥寥。
尽管利率确实处在历史性的低水平,而且联储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也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但是不管怎样,就货币政策而言,第一任务当然应该是促进增长。减税完全是供应面的政策,与此同时,生产率增长速度只是略低于工资,这些就决定了通货膨胀不会成为问题。
美国经济从2005年以来就再也不曾见到过3%的年度增速,2000年以来就再也不曾见到过4%的年度增速了——这已经堪称是史上最长的经济停滞期了,因此增长现在应该拥有最优先的地位。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意味着没有机会,这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
如果货币政策制定者们还记得自己应该看重增长的话,他们就应该立即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