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3大关键因素“助攻”,5月将“定调”美元走势
作者:管理员来源:www.877fx.com 时间:2019-05-02 10:19:17
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在高位保持震荡上行趋势。截至4月29日,美元指数年内累计上涨了8.2%,并于上周五(4月26日)创下了近两年新高。
花旗银行认为,5月对美元的走势非常关键,并讨论了影响美元走势的因素。该机构表示,当前有一系列潜在因素驱动着外汇市场情绪。
首先,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压制的通胀水平以及鸽派的美联储--进一步提升风险情绪,对避险货币不利(如美元、日元和瑞郎);
其次,欧元区方面的担忧--(a)疲弱的欧元区制造业数据;(b)美欧贸易紧张局势;(c)5月23日的欧洲议会选举--对欧元/美元不利;
第三,澳联储、纽联储、加央行因通胀低于预期而降息的市场压力--对商品外汇/美元不利。
花旗总结称,相对的风险偏好的背景下,对美元不利;但是相反,欧元区方面的担忧以及澳联储、纽联储、加央行的降息决定,将会支撑美元/欧元,以及美元/商品外汇。
根据当前的外汇持仓数据,期权波动率显示了看空欧元和澳元的预期,这也潜在表明,短期内美元可能基于以下因素进一步走高:
(1)全球经贸紧张问题达成解决方案,
(2)欧元区方面的担忧缓解(可能发生在5月),
(3)澳联储、纽联储、加央行这些商品外汇国家的央行决定不降息(也可能发生在5月)。
因此,5月对于美元走势来说非常的关键。
花旗银行的模型显示,强烈看多英镑/美元。花旗的外汇对冲平衡模型显示,周二(4月30日)美元被适度地卖出。基于日本黄金假期的原因,在剔除了美元/日元的卖出数据后,该指标显示,目前略高于所有货币对历史标准差的0.5倍水平。由于英国国债的大幅下跌推升了英镑对冲的买入需求,买入英镑/美元的最强信号出现在0.78倍标准差位置。
巴克莱银行对此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称,随着央行宽松政策推升了风险情绪偏好,以及全球经贸紧张局势、全球经济增长在主要国家趋于稳定,股市整体表现较好,美股和美债的出色表现将成为美元的强烈卖出信号。
针对5月2日凌晨将公布的美联储利率决议,三菱日联银行表示,预计基准利率将继续维持在2.25-2.50%的区间不变。不过,仍然存在FOMC决定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从当前2.40%水平下调的可能。而IOER往往作为基准利率的上限,不过近期基准利率已超过了IOER的水平,上周交投在2.44%。
该机构进一步称,若IOER被下调5个基点,将压低有效利率。尽管美联储的讲话很有技术性,但假如会议决定没有其他特别的事发生,预计将被市场普遍解读为鸽派。
该机构表示,美联储也许会将当前基准利率高于IOER解读为是暂时性的现象,且在短期内不会对此采取措施。不管基准利率是否高于IOER,未来利率走势的关键还在于即将公布的系列经济数据,其中将于周五(5月3日)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尤为关键。
汇市方面,机构认为欧元/美元中性,建议逢低买入澳元/美元、澳元/纽元。
欧元/美元中性
道明证券认为欧元/美元中性,并建议在1.05位置逢低买入澳元/纽元。该机构指出,欧元/美元持续位于该机构的HFFV(高频公允价值)模型下方,且近来的疲弱表现大多可归因于周期性因素的驱动。该机构不认为欧元/美元将有明显反转趋势,并坚持认为更多的交易机会将在欧元/英镑(看涨)。尽管如此,该机构称,考虑到对G10以外货币风险偏好的进一步上升,欧元/新兴市场货币并不总是互相同步的。从历史行情看,这种相互关系都是在变化的。该机构认为,本周G10货币的部分走势将基于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
逢低买入澳元/纽元、澳元/美元
道明证券称,短期市场的焦点仍将是下周纽联储和澳联储会议前的澳元/纽元走势。从仓位角度看,当前的仓位更看多纽元,不过,该机构建议在1.05位置逢低买入澳元/纽元。
北欧银行认为,在国外因素的影响下,建议逢低买入澳元/美元、澳元/纽元。该机构称,继上周疲弱的CPI公布后,市场强化了降息预期,目前几乎所有机构都预期澳联储将在年内会有2-3次降息,尽管市场价格中已完全体现了年内还有2次降息(47个基点)的预期。
从澳大利亚失业率看,该机构称,澳联储中菲利普斯曲线的辩护者,将在未来6个月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失业率将可能攀升1个百分点。
该机构看多澳元,主要是因为国外因素。该机构解释称,澳大利亚CPI的疲弱趋势很大程度上是对2018年亚洲金融条件紧缩的滞后反应。而2019年更为宽松的金融条件将对澳大利亚的CPI产生溢出效应,从而令该数据恢复增长。此外,亚洲国家宽松的金融条件将令金属价格出现反弹,这将对澳大利亚的国内物价水平造成滞后的压力。
该机构预期,澳大利亚二季度的通胀报告将比上周公布的一季度报告表现更好。此外,美元在5月的确定性流入是另一个因素支持澳元/美元在2019年交易区间内的反弹。
综上所述,该机构甚至认为,在当前的悲观展望下,从风险/收益角度看,存在相当大的因澳联储表现鹰派而重新定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