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不必为银行业“一二五”目标担忧

作者:管理员来源:www.877fx.com 时间:2018-11-11 16:13:35

  对民营企业贷款的“一二五”目标引起广泛热议,A股银行股周五遭遇重挫,市场情绪不振。官媒周末纷纷发声,为市场解忧。
  
  11月11日周日,《经济日报》刊文指出,不必为银行业“一二五”目标担忧。
  
  上述媒体表示,有市场人士忧虑,“一二五”的目标会对某些银行的业务产生影响,还有人担心“一二五”目标会对银行业资产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抬高银行的不良率。但这两种担忧都没有必要。
  
  据了解,“一二五”目标是对银行业一个整体的目标和方向,不是对每一家银行的具体考核要求;另外,“一二五”目标仅是针对银行新增公司类贷款的要求,个人贷款等其他类型的贷款并不包括在内。
  
  事实上,从风险防控的角度看,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更有利于银行分散风险,因为中小民营企业业务更为多元化,各行各业都有,银行增加对各个行业的投资并不会聚集风险,而是分散风险。换句话说,服务民营企业与银行不良率的提升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11月7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这一讲话令市场对“宽信用”的预期进一步升温。
  
  周六,上证报也援引监管人士称,“一二五”并非硬性考核指标,信贷标准并没有放松。
  
  上证报的报道称,“一二五”是整体方向性指标,并非监管考核指标,并非要求每一家银行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各家银行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是不一样的。每家银行要根据客户情况来进行业务的逐步调整,从长远来看,做到整个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契合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应比重。监管部门也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因时因地制宜,充分跟市场沟通,积极稳妥推进,保持政策的方向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而且,值得提醒的是,“一二五”针对的是新增公司类贷款,千万不要搞错分母。
  
  《经济日报》也表示,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企贷款占比仅为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其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提高民企贷款比重,不仅仅是个匹配的问题,还能提高信贷资源的使用效率。
  
  以下是《经济日报》全文: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是民企融资的重要渠道,服务好民营企业的发展,商业银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监管机构日前提出,未来对民企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企的贷款不低于三分之一,中小型银行不低于三分之二,争取3年以后,银行业对民企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性目标,是经过认真论证和测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监管部门也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充分跟市场沟通,积极稳妥推进,保持政策的方向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要推动银企双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思想,银行要与民企同舟共济、同兴同荣,共同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企贷款占比仅为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其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另外,提高民企贷款比重,不仅仅是个匹配的问题,还能提高信贷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有大量资产优质的民营中小企业,他们也是银行重要的战略性客户资源,特别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良好、负债水平合理的民营中小企业,成长性极强,潜能巨大。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大企业获得的信贷资源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要,从大企业中挤出一部分来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让资金获得更高的使用效率。
  
  有市场人士担忧,“一二五”的目标会对某些银行的业务产生影响。在笔者看来,这种担忧完全没有必要。据了解,“一二五”目标是对银行业一个整体的目标和方向,不是对每一家银行的具体考核要求;另外,“一二五”目标仅是针对银行新增公司类贷款的要求,个人贷款等其他类型的贷款并不包括在内。
  
  还有人担心“一二五”目标会对银行业资产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抬高银行的不良率。事实上,从风险防控的角度看,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更有利于银行分散风险,因为中小民营企业业务更为多元化,各行各业都有,银行增加对各个行业的投资并不会聚集风险,而是分散风险。换句话说,服务民营企业与银行不良率的提升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地区的城商行其95%以上的服务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却长期保持很低的不良率。
  
  要求对民营企业增加贷款支持,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监管机构对各家银行信贷的风险监管标准并没有放松,也不会放松。从银行的内控角度来说,也有自己的一套信贷标准和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在服务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对于产能过剩和僵尸类企业都有严格的把控要求。在严监管的要求之下,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会放贷,银行也不会牺牲自身的风险来实现信贷量的增长。
  
  今年以来,银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同比出现较快增长,今年三季报显示,28家上市银行中,有13家净利润同比出现10%以上的增幅。从三季报来看,银行业融资成本出现下降,资产质量不断改善,银行业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因此,在做好风险管控的前提下,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不仅能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增长实现质量变革和效率提升,从银行角度来说,还能为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客户和利润来源,更有利于银行防控自身风险和提升资产质量,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普罗汇:www.163fx.com)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客户协议书》

普罗汇集团快讯-163fx.com